鋼琴協奏曲《黃河》《黃河大合唱》交響音樂會
2021-1-12 14:34:34 www.szuledits.com 點擊:629次
時間:2021.09.03 周五 19:30
場館:天津市 | 天津大禮堂大劇場
在中國現當代音樂史上,鋼琴協奏曲《黃河》與《黃河大合唱》堪稱不朽的篇章!包S河”是一個符號,在那段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年代,那是中華兒女的民族強音!
在同一場音樂會上同臺演出《黃河大合唱》與鋼琴協奏曲《黃河》,其規模和難度之大,在演出市場中實屬難得一見。而早在2015年,天津交響樂團就首創將兩部作品重新編排,并且同臺奏響,演出一經開票就被搶購一空,受到津門觀眾的特別歡迎,在業界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在飄渺浩瀚的宇宙里,時間就像是長長的樂譜,將朝夕鐫刻,將音符譜寫;仡櫷,歷史發出低低的吼聲。
9月3日晚,“鋼琴協奏曲《黃河》•《黃河大合唱》交響音樂會”將在天津大禮堂再次盛大上演。經過六年的積累與沉淀,天津交響樂團將在團長董俊杰的指揮率領下,帶領觀眾重溫那一連串響亮的音符,一起遨游在時間的結點,帶著多姿的曲調重回那個激昂的時代,銘記刻在音符里的歷史。相信本場演出依然會收獲社會上的熱烈反響,再次掀起一波激昂的愛國浪潮,也會讓新老觀眾為之感動與震撼!
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
還等什么,快搶票吧!
鋼琴協奏曲《黃河》•《黃河大合唱》交響音樂會
演出時間
2021年9月3日 19:30
演出地點
天津大禮堂(河西區賓水道1號)
指揮 | 董俊杰
演奏 | 天津交響樂團
鋼琴 | 張樂
朗誦 | 張鵬
演唱 | 佘樂、張凱、王來、黃顯淳
合唱指導 | 李華典
合唱 | 天津交響樂團(附屬)青年合唱團
演出曲目
上半場
♫ 管弦樂:《紅旗頌》/ 呂其明
♫ 鋼琴協奏曲《黃河》(中央樂團1989年修訂版)/ 中央樂團根據冼星!饵S河大合唱》改編創作 / 殷承宗 儲望華 劉莊 盛禮洪 石叔誠 許斐星
——鋼琴演奏:張樂
第一樂章:黃河船夫曲
第二樂章:黃河頌
第三樂章:黃水謠
第四樂章:保衛黃河
下半場
♫ 黃河大合唱 / 光未然 詞 / 冼星海 曲
——朗誦:張鵬
第一樂章:《黃河船夫曲》
第二樂章:《黃河頌》——演唱:佘樂
第三樂章:《黃河之水天上來》
第四樂章:《黃水謠》
第五樂章:《河邊對口曲》——演唱:張凱、王來
第六樂章:《黃河怨》——演唱:黃顯淳
第七樂章:《保衛黃河》
第八樂章:《怒吼吧,黃河》
曲目以當天音樂會演出為準!
演出陣容
指揮 / 董俊杰
董俊杰,國家一級指揮,現任天津交響樂團黨總支書記、團長。曾任天津歌舞劇院副院長兼歌劇團團長、音樂總監、首席指揮,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音樂總監、首席指揮。2001年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著名指揮家、教育家徐新教授,著名作曲家賈國平教授。天津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師從著名作曲家、教育家、天津音樂學院院長徐昌俊教授。烏克蘭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在讀博士。烏克蘭國家歌劇院客座指揮,馬來西亞檳州愛樂交響樂團客座指揮,廣東珠影交響樂團客座首席指揮。中國歌劇舞劇院客席指揮。擔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理事、指揮專業委員會理事、天津民族管弦樂學會副會長、天津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天津音樂學院客座教授、山西師范大學客座教授、烏克蘭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首位華人榮譽教授。近20年來,他與國內外知名藝術院團合作上演多場音樂會,擔任一系列重要指揮,獲得廣泛聲譽。
2005年1月他隨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赴歐洲三國十二個城市進行巡演和文化交流,10月下旬赴意大利羅馬參加意大利“中國天津周”活動開幕式和閉幕式的演出。繼在維也納金色大廳、德國路德維希港、慕尼黑、漢堡等音樂廳創造輝煌之后,在意大利羅馬為中國民族音樂再度續寫輝煌。2016年2月他參加文化部“歡樂春節”海外演出項目,隨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赴英國倫敦在威斯敏斯特中央大廳上演“英倫之夜”中國民族音樂會。2016年6月他受邀赴烏克蘭哈爾科夫國家歌劇院成功上演普契尼經典歌劇《圖蘭朵》,同年十月受到烏克蘭國家歌劇院邀請,并指揮烏克蘭國家歌劇院的藝術家上演歌劇《圖蘭朵》,成為第一位榮登烏克蘭國家歌劇院的中國指揮家,被稱為“神奇的天才”。2017年他指揮烏克蘭國家廣播交響樂團演出“慶祝中烏兩國建交25周年”音樂會,2018年他受烏克蘭國立柴科夫斯基音樂學院邀請,指揮學院藝術家上演歌劇《茶花女》,并執棒烏克蘭國家民族交響樂團上演音樂會。他精湛的指揮藝術廣受好評,受到烏克蘭國家電視臺、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的追蹤報道。
董俊杰曾榮獲文化部舉辦的中國首屆歌劇節“優秀指揮獎”,第五屆日中友好管樂節“優秀指揮獎”等獎項。2009年先后榮獲“文藝新星”及“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2014年分別被評為天津市宣傳文化“五個一批”人才和天津市"131"創新型人才培養工程第一層次人選。2015年榮獲 “全國藝德標兵”稱號。2012年被邀請為中央電視臺CCTV電視大賽評委。
曾創作了多部管弦樂、影視音樂、聲樂作品。其中《等你回來》、《唱給媽媽的歌》、《與海相依的土地》、《華彩天津》等作品分別榮獲“金鐘獎”及“五個一工程獎”。
近年來,他涉及歌劇、舞劇、交響樂、民族管弦樂、以及合唱指揮,成功指揮了歌劇《原野》、《雷雨》、《茶花女》、《白毛女》、《江姐》、《青春之歌》、《黨的女兒》、《圖蘭朵》、《愛之甘醇》、《平凡的世界》、《戎冠秀》、《大海承諾》、《一盞明燈·焦裕祿》,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舞劇《一把酸棗》等眾多作品。曾與國內外眾多樂團以及作曲家、演奏家合作上千余場音樂會,均獲得成功。他指揮瀟灑準確、熱情奔放、手勢豐富、動作干凈、富有感染力,他的指揮風格的的確確具有嗨爆全場的震撼力,同時又不乏溫婉細膩的情感傳達力,是當今樂壇受矚目的青年指揮家之一。
鋼琴 / 張樂
著名鋼琴家,國家一級演員,天津交響樂團鋼琴獨奏演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天津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全國青聯委員,國家藝術基金評審專家,民盟中央藝術團理事,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天津市政協委員,天津市鋼琴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天津愛樂協會副會長,河北大學特聘教授。
張樂一直活躍在音樂藝術舞臺,他的演奏技巧和獨到的音樂表現得到了與之合作的眾多國內外交響樂團、指揮家和演奏家的高度贊譽與推崇,并得到了國內外媒體的密切關注和系列報道。他曾獲得第九屆美國紐約國際藝術家鋼琴比賽的桂冠,隨后他完成了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和紐約林肯音樂中心的首演;他還獲得了俄羅斯圣彼得堡國際室內樂大賽第三名和該項賽事唯一的最佳演繹獎。作為鋼琴獨奏家,他的演出足跡已遍布中國及歐、亞、美、非洲的幾十個國家的百余座城市,此外,他先后與天津交響樂團、加拿大青年交響樂團、委內瑞拉國家交響樂團、韓國釜山交響樂團、墨西哥愛樂樂團、蘇州交響樂團、湖南交響樂團、哈爾濱交響樂團、廈門愛樂樂團、深圳交響樂團、河南交響樂團等合作,舉辦了近千場獨奏、重奏和協奏曲音樂會。紐約音樂會評論稱他的演奏“令人內心溫暖的、能特別感動人,是一位相當有才華的音樂家”。
多年來,張樂被先后授予“十佳優秀青年人才貢獻獎”、“拔尖創新人才獎”、“文藝新星”、“新長征突擊手”“美志愿者”等榮譽和稱號,并分別入選天津市委宣傳部“五個一批人才”工程計劃和 “131創新型人才”工程第一批次人才計劃,享受政府專項人才資金資助。張樂作為獨奏家和室內樂演奏家受邀國內外重要音樂節舉辦音樂會,新加坡維多利亞音樂廳、韓國釜山音樂中心、首爾藝術中心、卡內基音樂廳、紐約林肯中心、英國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圣彼得堡格拉祖諾夫愛樂大廳、中國國家大劇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等都留下了他的演出足跡。他還先后擔任了第三屆中央電視臺鋼琴小提琴大賽、斯坦威鋼琴比賽、中國香港鋼琴公開賽、中國澳門-亞太國際青少年鋼琴公開賽、臺灣亞洲音樂大賽、新加坡華人藝術節、黃龍音樂季、伯牙獎等國內外鋼琴賽事的評委工作。他還積極投身于鋼琴教育事業,所培養的學生多次在國內外的鋼琴比賽中獲得獎項。
歌唱家 / 佘樂
佘樂, 留德青年男中音歌唱家,柏林音樂學院聲樂及歌劇表演碩士,現為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講師。
留德期間主演了多部歌劇及歌劇片段,包括《蝴蝶夫人》中的Sharpless;《霍夫曼的故事》中的Lindorf和Miracle;《茶花女》中的Giorgio Germont;《費加羅的婚禮》中的Figaro和Almaviva;《唐豪賽》中的Wolfram;莎士比亞劇《Was ihr wollt》等。曾在德國著名Schloss Rheisberg國際聲樂比賽、第五屆德國Gut Immingen國際歌劇比賽、法國巴黎第16屆羅馬TIM國際聲樂比賽中獲獎,并作為優秀青年歌唱家,曾多次受邀在柏林市政府廳,德國夏季音樂節,柏林Tempodrom大劇院,德俄作曲家音樂會,柏林門德爾松紀念館,柏林門德爾松博物館,柏林大教堂等重要場地擔任獨唱。受邀在德國成功舉行了三場男中音歌唱家佘樂詠嘆調和藝術歌曲個人獨唱音樂會得到德國業內專家的高度贊評。2014年回國擔任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專業教師,指導多名學生在多個歌唱比賽中獲獎。原創歌劇《岳飛》在國家大劇院、天津大劇院等地上演,個人主演岳飛20余場。
歌唱家 / 張凱
張凱,天津歌舞劇院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二級演員,天津市音樂家協會會員。曾獲:第三屆亞洲青年歌唱家大賽一等獎;第十三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天津賽區一等獎;文化部第八屆全國聲樂比賽榮獲優秀獎;全國金鐘獎四川賽區優勝獎;貝利尼國際聲樂比賽中國賽區優秀獎。在歌劇《白毛女》中飾演穆仁智、《黨的女兒》中飾演馬家輝、《愛之甘醇》中飾演內莫里諾、《茶花女》中飾演阿爾弗雷多,《傷逝》中飾演涓生,《鄉村女教師》中飾演李文光、《紅河谷》中飾演格桑,《雷雨》中飾演大少爺周萍,在歌劇《焦裕祿》中飾演男主角焦裕祿,以及《楊貴妃》、《青春之歌》、《原野》中擔任重要角色。以高亢明亮的獨特音色,醇厚且充滿激情的演唱功底成為了近年來活躍在舞臺上不可多得的耀眼明星。多次隨國家總理及領導人出訪及藝術交流。
歌唱家 / 王來
王來,國家二級演員,天津歌舞劇院男中音歌唱家,畢業于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于著名聲樂教育家石唯正教授,畢業以后又先后和黎信昌教授,李晉偉教授,劉躍教授繼續學習聲樂,進入天津歌舞劇院歌劇團至今先后出演了9部歌劇分別是:2007年歌劇《原野》中的仇虎,2008年歌劇《楊貴妃》中的赤雄,2009年歌劇《青春之歌》中的反派胡夢安,同年年底隨劇院出訪新西蘭參加《黃河大合唱》的演出,2011年跟隨《原野》參加首屆歌劇節2012年歌劇《白毛女》中出演趙大叔,2013年在歌劇《中華兒女》中出演男主人公肖偉明2014年參加第二屆中國歌劇節獲得優秀劇目獎,2015年由著名指揮大師湯沐海指揮的歌劇《茶花女》中出演阿芒這一角色獲得湯沐海指揮的高度認可,2016年在民族歌劇《黨的女兒》中出演七叔公這一角色,2017年在音樂劇《焦裕祿》中飾演繼焦,同年在歌劇《雷雨》中飾演周樸園,2019年隨團赴加拿大在溫哥華皇后劇院演出《雷雨》并成功飾演周樸園,加拿大的各項報紙紛紛報道。在成為一名職業演員以來還參加了眾多音樂會和天津市大型演出活動,2007年獲得天津市第九屆文藝新星稱號,2010年獲得第41屆貝利尼國際聲樂比賽中國賽區金獎。
歌唱家 / 黃顯淳
黃顯淳,天津交響樂團青年女高音歌唱家,1996年畢業于天津音樂學院聲樂系,曾先后在梁少嫣教授,張松益教授,韓馥蔭教授的指導下學習聲樂,此后,又得到了中央音樂學院著名聲樂教授、男中音歌唱家、黎信昌先生的悉心指導。
作為天津新一代的青年歌唱家,她始終用非常嚴謹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歌唱事業,常年不懈的嚴格訓練,使她的歌唱技巧更加完善,她的音色晶瑩華麗,音質堅實純正,音域通透寬廣,為她飾演的歌劇角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由于她在聲樂舞臺上的出色表現,引起音樂界的廣泛關注和青睞。她主演的歌劇作品有,(托斯卡)(鄉村騎士)(蝴蝶夫人)(圖蘭朵)。
近年來隨天津交響樂團參加的藝術活動:
與美國合唱協會合唱團合作,在津,京,滬演出(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擔任女高音領唱。
隨天津交響樂團在韓國(首爾,馬山,大邱,釜山)巡演,擔任女高音獨唱。
隨天津交響樂團參加北京中山音樂堂新年音樂會,擔任女高音獨唱。
參加天津市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音樂會,擔任(黃河大合唱)女高音領唱。
2010年以來隨天津交響樂團,參加歷年天津市新年音樂會,擔任女高音獨唱。
多次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音樂晚會上演出,得到各國來賓的贊賞。
朗誦 / 張鵬
張鵬。國家一級播音員,天津廣播電視臺十佳播音員主持人。天津市朗誦協會理事。影視配音演員。
合唱指導 / 李華典
李華典,天津交響樂團箸名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專家,天津市德藝雙馨藝術家,中國聲樂舞臺具代表性的男高音,天津交響樂團(附屬)青年合唱團藝術總監。
多年完美的藝術實踐,奠定了他在聲樂舞臺上堅實而深厚的基礎,他的歌唱足跡遍及中外許多城市和著名劇院。與中國、美國、加拿大、意大利、韓國、新加坡等多國的交響樂團、指揮家合作演出音樂會。他的演唱得到中外音樂界同行的一致贊譽,受到當地愛樂者的喜愛。
音色優美純正、音域寬廣、嗓音洪亮、技巧規范精湛,是多家權威媒體對他歌唱藝術的評價。他演唱曲目非常廣泛,對中國藝術歌曲、中國民歌、近現代創作歌曲以及西洋古典歌劇、古典藝術歌曲、意大利民歌都有深刻的研讀和廣泛的實踐。在歌劇舞臺上他對角色深刻的演繹,對歌劇音樂準確的駕馭能力,使他飾演的歌劇人物,總能引起觀眾強烈的戲劇共鳴。他主演過的主要歌劇作品:《茶花女》、《圖蘭朵》、《卡門》、《唐-巴斯夸勒》、《游吟武士》等。
作為天津優秀的歌唱家,天津市委,市政府為李華典在天津音樂廳、天津大劇院、北京中山音樂堂舉辦《來自海河的音樂之聲 李華典獨唱音樂會》,中國中央電視臺、中國天津電視臺,中國各大平面媒體和各大著名網站,均對音樂會的盛況進行了大量的報道,在中國音樂舞臺上引起很大的反響。
近年來,在樂團創建(附屬)青年合唱團的工作中,他又傾注了大量的心血,作為一名優秀的歌唱家,他把自己多年豐富、完美的藝術實踐,通過一堂堂的訓練課,傳承給年青一代的歌唱家和青年學生。為天津歌唱,讓青年合唱團為天津歌唱,是他的夢想。
演奏 / 天津交響樂團
天津交響樂團始建于1985年,經過30多年堅持不懈的追求和努力,被公認為是中國優秀職業交響樂團之一。天津交響樂團作為大型職業交響樂團,致力于普及和發展東西方交響樂事業,曾榮獲文旅部授予的“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稱號,F任團長為著名指揮家、作曲家董俊杰,桂冠指揮湯沐海,終身榮譽指揮王鈞時,首席指揮李飚,常任指揮楊力、易娟子;常駐演出場所天津音樂廳。
經過30余年辛勤耕耘,天津交響樂團在演出西方經典交響作品,中國交響作品,歌劇音樂演奏,獨奏、重奏等方面積累了豐厚的作品;邀請了數以千計的國內外著名指揮家、演奏家、歌唱家、表演藝術家傾情加盟樂團演出季;在國內外著名藝術殿堂頻繁亮相,始終活躍在中外愛樂觀眾的視野里。一代代天交人致力將樂團打造成具有多元音樂文化并極具開放包容精神的音樂文化使者。
作為全國為數不多的能夠推出音樂季的交響樂團,天津交響樂團利用優勢資源為觀眾奉獻了大量的精品佳作。尤其在2015-16音樂季由藝術總監湯沐海指揮完成的《馬勒-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系列音樂會,被業界及聽眾譽為交響樂演出史上的“奇跡”。
在不斷拓展交響樂領域的同時,樂團也積極的在歌劇演奏方面探索演奏了一系列里程碑式的中外作品:如《尼伯龍根指環》,《盧克雷齊婭受辱記》(亞洲首演),《藍胡子城堡》,《茶花女》,《阿依達》,《弄臣》,《俄狄浦斯王》,《佩利亞斯梅利桑德》,中國歌劇《一江春水》,《馬可·波羅》等。在國內與國際引起廣泛關注與熱烈反響。
樂團在不斷上演西方經典曲目的同時,更致力于中國交響音樂事業的發展,首演了葉小鋼、鮑元愷、金湘、唐建平、姚盛昌、劉庭禹,徐昌俊等著名作曲家原創作品。
天津交響樂團不僅是天津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同時為豐富津京冀文化事業不懈努力。更多次走出國門,應邀出訪韓國、德國、俄羅斯、美國、加拿大、意大利、瑞士、澳大利亞等國演出,廣受贊譽。
天津交響樂團積極發揮“文藝輕騎兵”作用,在天津市“文化惠民”相關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上演了大量惠民公益演出,制定了“交響樂十年、千場、百萬人”的交響樂普及計劃,受到社會各界積極評價。還創立了“天津市愛樂協會”“直播音樂季”“天交藝術講堂”“走進排練廳”等活動板塊,利用“互聯網+”的模式將普及古典音樂的工作落到實處。
2019年10月1日,樂團作為“千人交響”的重要成員,參加了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文藝演出,音樂家用辛勤的汗水與赤誠之心為祖國慶生,為新中國奏響新時代的樂章!
天津是西方古典音樂傳入中國起初的城市之一,交響樂在天津有著廣泛的聽眾基礎,天津交響樂團站在歷史的肩膀上面向未來,立足天津,放眼全球,在打造中國一流,世界知名交響樂團的航程中奮勇搏擊。
合唱 / 天津交響樂團(附屬)青年合唱團
天津交響樂團(附屬)青年合唱團成立于2017年10月,由天津交響樂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華典擔任藝術總監。合唱團聚合了天津青年一代優秀的歌唱人才,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和嚴謹的藝術追求。合唱團創建以來,舉辦了各種類型的合唱音樂會:
1.節日主題音樂會
《勞動者之歌——五一勞動節音樂會》
《青年的歌——五四青年節音樂會》
《燭光里的媽媽——母親節音樂會》
《父親的胸懷——父親節音樂會》
《華夏共端午——端午節音樂會》
《燭光永輝——獻給教師的音樂會》
《華夏共中秋——中秋節音樂會》
《圣誕之光——圣誕音樂會》
《新年鐘聲—跨年音樂會》。
2.大型交響音樂會:
《黃河大合唱》
《長征組歌》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
《拉威爾與達芙妮》
《四大名著》影視音樂作品音樂會
交響詩《蘇武牧羊》
歌劇《卡門》精選作品音樂會
首演創團新作
大型交響合唱組曲《渤海春潮》
合唱團同樣參演了眾多大型的交響樂合唱作品,包括《黃河大合唱》《中國四大名著交響音樂會》《法國之聲系列音樂會》《“中國樂派”交響樂作品研究與實踐“百年交響”音樂會》《致敬英雄——“長征組歌”大型交響音樂會》。
經典賞析
黃河大合唱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重要的也是影響力大的一部大型合唱聲樂套曲。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蘇聯重新整理加工。這部作品由詩人光未然作詞,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光榮歷史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痛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廣闊地展現了抗日戰爭的壯麗圖景,并向全中國全世界發出了民族解放的戰斗警號,從而塑造起中華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 中國中央樂團演出 指揮:嚴良堃
歌曲氣勢磅礴,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全曲包括序曲和八個樂章,并由配樂詩朗誦和樂隊演奏將各樂平連成一個整體。各個樂章從內容到音樂形象又具打相對的獨立性,樂章之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品以抗日和愛國兩個主題為中心。從深厚的情感和感人的藝術形象上一步步展開,直至宏偉的終曲,激蕩的感情浪潮發展到了高點。音樂刻畫了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象征著崇高偉大的民族精神。
鋼琴協奏曲《黃河》
鋼琴協奏曲《黃河》取材于抗日戰爭時期的救亡歌曲《黃河大合唱》,1969年由殷承宗、儲望華、劉莊、盛禮洪、石叔誠和許斐星六人改編為協奏曲。1970年5月1日,由李德倫擔任指揮,鋼琴家殷承宗與中央樂團在北京民族宮劇院首演了鋼琴協奏曲《黃河》。
▲ 殷承宗1970首演版 指揮:李德倫
《黃河大合唱》誕生在抗戰年代,而鋼琴協奏曲《黃河》誕生在文革的年代,兩者都是動蕩的年代,作品都具有很深刻的內涵,也飽含著時代的激情。這部鋼琴協奏曲在創作中運用了西洋古典鋼琴協奏曲的表現手法,在曲式結構上又融了入船夫號子等中國民間傳統音樂元素,不僅在當時的國內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還因為其史詩的結構、華麗的技巧、豐富的層次和壯闊的意境讓它的旋律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從而成為世界音樂史上較有影響力的一首中國協奏曲,激勵了幾代中國人的拼搏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