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線譜?
五線譜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記譜法,在目前的記譜法中,五線譜相比較而言最為嚴密、準確、科學。它用五條平行橫線記錄聲音的高低,用空心(或實心)橢圓或在它一側加豎線(有的還在豎線的一端加“尾巴”)的圖形作音符,表示音的長短具有立體感,便于記錄多聲部音樂。它17世紀末正式傳入我國,在清朝康熙年間宮廷編撰的“律呂正義續編”中,對它有詳細介紹,可見傳入我國之久。1930年,音樂家劉天華先生將梅蘭芳唱的戲曲用五線譜記錄下來,出版了“梅蘭芳歌曲譜”,該書是我國第一部記錄戲曲音樂的專集。 有些人認為五線譜比簡譜難學。有這種觀念是容易理解的。其實主要原因并非五線譜難,而是改變從小養成的讀譜習慣難。你從小接觸的樂譜都是簡譜,已經習慣于簡譜那一套,現在要改當然難了。如果從幼兒園開始就用五線譜,小學、中學音樂教科書也一律如此,平常所見的譜都是五線的,曠日持久,就習慣成自然了,F在有不少孩子三、四歲就開始學鋼琴(學鋼琴就非用五線譜不可了),由淺到深,由簡到繁,讀譜練琴齊頭并進,所以不少孩子年紀雖小,視讀線譜的能力卻比許多成年人強得多。什么道理?熟能生巧嘛!